电竞首页> > 攻略>正文
HTC Vive用了3个月后的9大发现


分享嘉宾Nada,VR媒体元代码及VR空间StrongVR创始人,也是国内最早关注VR的专业媒体人之一。

注:Q来自雷锋网和雷锋网读者,A是Nada。

一、6888元是一个尝鲜价

Q:怎么看待HTC Vive 6888元的定价,是否过高(有人认为初代的Vive会是炮灰)?

A:定价方面,如果再低,可能也没法增加销量。

对于普通消费群体来说,通过好的设备让他们知道真正的VR体验是什么才是重要的,而不是通过降成本。

Oculus的创始人Palmer Luckey说过:VR在成为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之前,必须先成为所有人想要的东西。

我觉得创业者也要想想这点,而目前所知,至少Rift是压着成本在卖的。

二、国内的内容起步较晚

Q:Vive在国内现在有哪些优质的内容推荐?今年还会看到有哪些比较期待的内容?

A:目前国内没有优质内容。第一水平低,第二拿到晚。

关于VR内容,和VR内容最接近的技术实现,是主机游戏。而主机由于政策原因在国内荒废了,到2014年才解禁。

开发者方面,之前开发3D主机游戏的开发人员上手是最快的;不过那些人要不在国外,要不是做外包,要不被大公司包养。至于计算机图形,游戏引擎之类,针对Vive的房间级跟踪,想要和普通的游戏区隔开来,设计思路和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Q:如果说国内现在的开发基础相对薄弱,那么欧美的内容有什么推荐的,Nada简单介绍几款你比较印象深刻的体验吧?

A:《奇葩之惨叫》,这是我看到HTC Vive最想玩的游戏,属于潜行间谍类游戏。非常欢乐。

三、Vive的体验改进

Q:现在大家还没有拿到Vive的正式版,Vive Pre已经是比较接近正式的版本。你们已经使用将近3个月的Vive。谈谈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几点体验吧?

A:我觉得聊这个很有难度,尤其在大家几乎没有参照对比的情况下。

Vive Pre重量分配比较舒服,但还是有点重的;玩的时候请控制好室温,不要太热,因为并不透气。

印象最深刻就是如果别人没吃过苹果就少说废话,塞一个苹果进他嘴里才是正道。说起来没啥,但体验起来每个人都很吃惊。

Q:光线对Vive的两个光学基站会不会有影响?

A: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环境光是没问题的,在室外也不是不行,Valve自己在室外测试过,但表示”不推荐“。最好不要让阳光直射lighthouse。

四、OC、PSVR和Vive的差异

Q:能讲讲,Oculus Rift CV1、PSVR和Vive有什么比较大的差异?

A:CV1是最精致、最完善、最轻的产品。

Vive追踪范围最大,自带手柄。

PSVR工业设计最好,索尼的第一方游戏最多。

对开发者来说的话,国内范围,Oculus是最早普及的。但由于Facebook被封禁的问题联系起来比较困难;HTC国内有人,你有水平做事认真拿到开发版没问题;索尼这边开发者支持最完善,日本团队会打飞的来帮助你进行技术指导。他们说的是:“除了直接给你钱,其它什么忙都能帮。”

内容导向方面,Oculus最看重不晕眩,内容体验要求高,更针对民用;索尼会宽松一些,现在看到很多游戏会比较晕(但他们称根据自己经验用着用着就习惯了);而Vive由于其形态,一般你也不会去开发出来那些让人晕眩的内容。如果要凸显房间级跟踪和手柄的话,设计难度也是最高的,目前没有看到杀手级应用。 

五、国内VR头盔的现状

Q:据我们了解,去年国内有相当多做VR头盔的团队,现在他们的现状怎样?

A:国内有说法称”零配件被国外企业封锁“。但实际上这没有封锁可谈,比如Oculus和三星的合作的屏幕,就是Oculus去研究出来虚拟现实需要什么样的形态的屏幕,然后让三星实现的,因此他们做出来的屏幕自然不会给其他人。

总的来讲,VR行业还太早期。头显厂商爱讲的故事是“VR界的小米”,但如果国产手机的质量,发短信还有乱码,打电话有杂音,是不可能出现小米的。现在VR处于这个阶段。

六、现阶段设备上的技术瓶颈

Q:现在内容开发,Vive有哪些明显的技术瓶颈,会限制最终的效果?

A:不说Vive了,我说通用的技术瓶颈吧,给大家一些“为什么设计VR应用和普通应用不同“的地方的参考。

首先,是晕眩。在解决了设备上的问题后,剩下引发眩晕的原因是生理上的。只要人看到的和感觉到的不一致,就可能晕眩。比如晕车。比如在VR里你用手柄控制自己移动但实际没动。

Vive说不晕,是因为他展示的内容都是1:1的,你在一个小房间内走动。但如果我要开发一个大型的MMORPG,就很难。甚至你坐电梯,你看着没动,但前庭器官感觉到了加速度,也会晕。不过呢,人的大脑容易晕,容易受骗,也能适应。Vive的游戏可以设计成每一关都是上下电梯的来增大空间,适应了就不晕了。

VR接下来最大的问题一个是移动,另外一个就是力反馈。我估计接下来的内容会对在虚拟世界进行移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当这个定下来后之后就是力反馈,我们希望摸到东西。这个就很远了。

总的来讲VR是让大家当造物主,所以大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吧。

七、VR如何保证内容丰富?

Q:最关键的是内容,Vive现在在如何保证内容的丰富和品质?

A:没有办法保证,打个比方,人突然有了笔,能写字画画了,人就多了一种创作工具,但是你没有说可以“保证足够的丰富的图画和文字”,何况说不清原始人连图和文字都分不清楚。

VR是全新的媒介,纯粹艺术上的探索都非常早期,更不要说标准化的东西了。最明显的,现在业内对于VR影视和VR游戏的定义,就是模糊不清的。

不过,目前能看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同时在消费级产品 VR 设备里。Vive给予创作者空间是最大的,所以更可能出来一些有趣的东西。 

具体的措施方面,Valve有大批量地发送开发版本。前段时间的Unity开发大会Vision Summit就送出了1400套。总的量可能在Vive DK1时代是1000套,然后Vive Pre是7000套。开发者生态培养和Mod社区是,Valve 一直在做的事情,而Steam几乎是培养了国内玩家正版游戏付费习惯的平台;另外Unity和Unreal也马上就会推出在VR里进行VR应用开发的测试版,会极大降低VR应用的门槛,也是各位的创业机会。

八、VR界的“小米”什么时候来?

Q:你觉得性能完整的VR设备是否有可能在一年后降到1999的水平,比如小米介入。

A:不可能。第一产能跟不上。第二技术选型还没完全确定。比如Oculus用基于计算机图形的摄像头跟踪,而Valve采用镭射。国内厂商如何选择山寨方向,都是要思考的。

降到比较容易接受,第一是心理预期吧。iPhone已经把大家心理预期定下来了,所以销量好。第二是本身的成本,目前涉及到的订制化零配件太多,生产线建立开销巨大,这要等国产山寨大规模仿制跟进才行。而他们成气候需要等到行业本身有了杀手级应用,有很大需求。这个我估计至少三年。

但另一方面,在五年内,VR设备都会是”你用了更好的就不想要之前“的状态。所以就算降了,也很难说你想要了。

Q:VR第一波会不会像网吧的形式开始?

A:会,因为VR需要亲自体验,而你可以把网吧看成体验店吧,才能促进销量。VR的普及逻辑会更接近网吧在中国铺开的方式,而不是移动互联网。

九、与裸眼3D的竞争

Q:裸眼3D设备现在也有一些推出,这个方向和VR有竞争吗?

A:之前与裸眼3D厂商也有交流,只能说他们碰上了VR是生不逢时吧。基本上和3D电视一样,没有太多应用场景。

如果到了传说中的全息影像级别,那是可以的,但目前那还仅仅是传说。

热门游戏
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志战略版

下载
铁杆三国

铁杆三国

下载
爱琳诗篇

爱琳诗篇

下载
我是大东家

我是大东家

下载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

下载
上古王冠

上古王冠

下载
塔防纪元

塔防纪元

下载
狩猎使命

狩猎使命

下载
H5在线游戏

皇帝成长计划2

开始玩

大天使之剑h5

开始玩

蓝月传奇页游

开始玩

传奇来了h5

开始玩

热血合击h5

开始玩

文字修真h5

开始玩

卡卡保皇

开始玩

爱琳诗篇h5

开始玩
用户评论(已经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